close

故居
  中新網廈門5月20日電(梁紅)張清池,字世清 (1903一1976),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東園村人,出身書香門第。其父是清朝秀才,精通古文,又是名醫。其兄張慕音早期參加革命,是上世紀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負責人之一。
  張清池自幼受家庭熏陶,追求進步,好學上進,後來成為一位優秀的中醫,熱心公益,造福桑梓。
  1939年抗戰期間,社會動蕩不安。張清池帶著家人遠渡越南僑居,以行醫為生。由於他醫德高尚,醫術高明,又不分貴賤行醫救世,深受當地僑胞和民眾的歡迎,被聘為越南河內福建幫華僑公醫,同時兼任福建學校書法教師。
  張清池身在異國他鄉,心系故土親人,就利用授課的機會,向華僑青年介紹祖國的大好山河和木本水源的道理,激勵他們熱愛中華文化,支援抗日救國。
  抗戰勝利後,1947年張清池舉家返回故里定居,重操舊業,為村民行醫診病。解放後,當選為同安縣僑聯委員。
  張清池熱愛桑梓,熱心公益,一邊行醫,一邊誠心誠意為僑胞服務。當時,東園村旅居海外的僑胞很多,但是識字的村民卻很少,書信來往極為困難。張清池不但識字還略識英文,又寫得一手好字,就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和利用出診的機會,熱情為歸僑、僑眷和僑屬義務代寫書信,使不少失去聯繫的家庭重新團聚。
  同村旅星華僑張允水,就是經過張清池的聯絡與失散多年的妻子鄭浮破鏡重圓的。張清池還幫助張允水的妻兒辦理手續到新加坡定居。張允水的兒子張清美時過數載,還懷念此事。
  與此同時,張清池經常向海外親戚朋友通報祖國建設的新成就,以及家鄉發展的新情況,鼓勵他們回鄉捐資公益和投資興辦企業,引入僑資在本村先後創辦了榨油廠、發電廠和小型農副產品加工廠,有力地促進了家鄉的建設。因此,他頗得海內外鄉親的尊重與擁戴。
 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張清池因僑務工作出色,連續幾屆擔任同安縣僑聯委員,並主持一段鹽山公社僑聯工作,曾多次評為市級積極分子。
  張清池與陳嘉庚先生相識,當面聆聽過他的教導,對他的人品極為崇敬,視陳嘉庚先生為終身楷模。
  1961年8月20日,張清池代表同安僑界參加了陳嘉庚先生的安葬儀式。在弔唁現場,這位經歷過半輩流離生活、從不輕易落淚的硬漢,為我國僑界失去了一位好前輩,也忍不住失聲痛哭。一本《陳嘉庚先生紀念冊》一直珍藏在他的身旁,陪伴著他走過了後半輩子風風雨雨的歲月。(完)  (原標題:回憶歸僑“菩薩醫生”張清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a60qalyu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